每周六的上午,宗汉街道老年活动中心都会传来琅琅读书声,两名退休教师正在为40名孩子辅导作业、补习功课。这是宗汉街道关工委牵头举办免费“假日班”的第3个年头,12名退休教师轮流为40名外来民工子女辅导功课,深受孩子和家长欢迎。
在读到上面这则新闻的时候,阿明正在写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师风专项行动的消息稿,其中有一条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正当社会舆论对一些老师从事有偿家教颇有微词,而教育部门也正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加以禁止的时候,宗汉街道这12位退休教师不仅没有“余热换钱”,还无私地付出时间和精力提供“无偿家教”,的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若有所思:这是否应该成为时下个别老师的一面镜子?
其实,在30多年前阿明读小学的时候,已经有了“家教”的概念,但根本没有“有偿家教”这个词语。那个时候,老师真的会上门免费辅导差生,更多的老师是自愿放弃休息时间,在办公室或教室里认真辅导自己的学生。那时基本没有向家长拿报酬这样的想法,总觉得做老师都应该这样做。当然,到了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家教也已经成为一种劳动职业和谋生手段,作为社会人员以此获取报酬也可理解。但对于拿着国家薪水的老师来说,有偿家教现象的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针对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有偿家教,的确与师德的要求有点不相符合。
教育部门要禁止的是“有偿家教”,并不是要禁止“家教”这个重要的培优补差手段。事实上,不少师德良好、专业精湛的老师,都会像宗汉的12位退休教师一样,经常为自己的学生无偿地提供学习辅导和帮助,这样的“无偿家教”非常可敬、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