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补课让师德情归何处 校长:让“带生”刹车
开篇语:经常听到一些人议论,现在师生之间没有多少感情。如今师生之间的感情被金钱所异化…………究其其祸根在于有偿家教,有偿家教让师德无地自容………
有偿补课,在骂声中延续
蒋先生是一名老教育工作者,说起教师有偿补课,他痛心疾首。
他一个亲戚的孩子,初中重读过一年,门门功课都需要补习,晚上住在老师家里。可是,中考时,却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
说起这个孩子补习的经历,蒋先生真替他的父母感到吃力。每个时间段,父母都将孩子送到指定的老师家里,结果,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
有偿家教,是一个普遍现象。有一次,蒋先生坐出租车,他问出租车司机:孩子多大了?对方称,上初中了。蒋先生又问:有没有补课?那司机说:当然要补课了。一节课20元,一次要补4节课。
前几天,一位朋友也托记者帮他寻找补课教师。记者向一位当教师的朋友打听,一个学生,每天晚上都来补课,需要多少费用。他估计了一下说,大约每月需要1500元,不过,具体要跟那位老师谈。据说,如果是初三学生,班级前10名才有资格进入某个补习班,补课的费用一年要1万多。成绩不好的话,有钱也进不去。
社会上,对于教师有偿家教的批评很多,有的称,教师在课堂上讲一半,其余一半留到补课时再讲;有的称,更可气的是有些补习班按照成绩来圈定学生范围,这无疑是将学生划成三六九等,践踏教育公平。
校长的决心:让“带生”刹车
去年8月26日,金华环城小学校长徐钢良在教师会议上宣布了一个决定:禁止教师带生。在缓冲时期,学校也制定了相关的权宜之计。2011学年,学校将全面禁止教师带生。
学校宣布这个规定后,起初有少数家长表示不理解,也有个别老师持不同意见,认为其他学校都没有这么做,为什么环城小学要带这个头。
“教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为人师表。”去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让徐钢良校长有了底气。他说:“名校的教师形象应该是兢兢业业地为全体学生服务,把爱和阳光洒向每个学生,而不是把精力过多地花在自己所带的一两名学生身上。”
据介绍,近几年,环城小学每学期期末都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一、二年级所监测学科各班平均分均在98.5分以上,三、四五六年级平均分也在95.6分以上。“学生考试的分数已经太高了,甚至不能呈现正态分布。”因此,徐钢良觉得,这个时候,再把学生放在老师家里,实在是没有必要。因为,在校的6个小时,已经基本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于学习功课的需求。而学校禁止带生后,学生会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教师也会有更多的业余生活娱乐时间。
今年3月2日,市区秋滨小学也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动了真格,教师如从事有偿家教,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对于明知故犯、屡教不改、顶风违纪,经处理仍不听劝告继续从事有偿家教的老师,将与其解除聘用合同。
师德回归,从杜绝有偿家教开始
小升初,因为不需要通过考试,因此,只要校长有决心,有偿家教就能杜绝。初升高,有偿家教就不那么好斩草除根了。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不能补课,可眼下补课成灾。这样下去,学生的心理都要被扭曲了。”艾青中学刘树载老师担心,让学生们亲历这场“虚伪行为”,可能给他们的将来埋下隐患。
在“金华教育科研”群里,“贵哥”称:家长观念分数化和教师收入最大化是有偿家教之祸根。他梳理了一下,认为老师补课有三种情况:一是为提高全班的平均分,毕竟这和评职称、绩效工资、年终评优等是挂钩的;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责任;三是受家长委托。他觉得:如果衡量一个区域教育发展的尺度仍然是考入重点中学人数的话,那么眼下的一切似乎无法扭转。
编者寄语:雷锋精神为什么说超越了国界和意识形态,其中一个逻辑便是,无私的奉献能够增强内心的幸福感。正如有教育界人士感叹:经当师生之间的付出与回报都用金钱两清后,确实没有多少感情可言。教师历来是一份清贫的职业,如果谁想发财,那么请不要到教师队伍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