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学生成功了吗?
这是为咸宁市实验小学一个班的部分学生与班主任陈霞老师在一起拍的一张照片。从这张普通的照片中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我们看到了学生们的可爱、看到了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也看到了学生的“调皮”像,但是,我觉得这张照片传出的最宝贵的信息是:学生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你看,照片中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个性化的表情和动作,这不是刻意摆练出来的,而是孩子们自然的个性流露。这张照片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每一名学生都具有鲜明个性、鲜活生命。教育不能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对待所有的孩子,“一个模式的教育、一个标准的评价”也许能造就少量“成功”的学生,结果只能忽视、抛弃多数学生,甚至人为的造出“差生”和“问题”学生。
我经常教师们一个问题:“你的学生都成功了吗?”许多教师都觉得不好回答,于是我请他们读我好多年前写的一篇小文章 ——————
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功
科学家作过这样的研究:他们教5只猕猴做动作,其中3只猕猴学会了,另两只猕猴没学会。是不是这两只猕猴蠢一些呢?科学家换了一种方法来教这两只猕猴,这两只猕猴也很快学会了。研究者用多种方法,多只猕猴进行了反复试验,得出一结论是:猴子的聪明程度没有太大的差别,要教会猴子做动作,关键是要找到相应的方法。这一研究,对于教育者如何正确看待和教育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校,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分数”。这种单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方法,容易扼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使优生片面发展,“差生”畸型发展。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学生天赋和智力的差异,而要认识到学生成功的内容、方式、途径和程度会有不同。一次我听学生上课,老师点了一名没有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班上有举手的同学抢着说:“他没举手,他不会答。”但是,这位老师说:“他虽然没有举手,但我相信这位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坚持要这位同学答问,果然,这名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这位老师表扬这名学生,要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后来,老师告诉我,这名学生平时从不举手发言,自从有意点他发言,并给于充分的鼓励之后,他课堂发言变得踊跃了,人也变活跃了。我想,如果老师不关注这样的学生,也许这类学生不会有口头表达锻炼和展示成功的机会。
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学生(孩子)比别人差,如果他们没有获得成功,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二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学生(孩子)获得成功的优势因素;三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使学生(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
我读过一则小资料,科学家研究,人出生时,脑细胞的数量、质量差异不大,后来受遗传因素和主要受后天外界刺激,脑细胞的链接速度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人的不同智能优势和智力差异。这一研究进一步说明,人的智能不是一个模式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生:教育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
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用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方式去促使每个学生成功,哪怕他们成功的时间、方式、途径、内容、程度等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