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6
3、社会主义初级阶的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4、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基本国情。P6
5、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7
6、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7
7、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7
8、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我国的主要矛盾。
9、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我国的兴国之要是经济建设。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是对外开放。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2、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原因):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1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5、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16、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7、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1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9、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0、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25
2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3、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加强少数民族管理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4、我国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保障人民享有直接管理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的各种民主权利。
25、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础、主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P36
27、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28、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P36
2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个更加”)P36
3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方面)
3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P44
3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P45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45
3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意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35、巩固共产党执政党的地位: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6、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P45
38、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9、依法治国:依照法律治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5
40、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重要性意义)
4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45
42、依法治国公民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P46
43、政府依法行政,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社会事务,行使职权,才能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以及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等。(公民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责任,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
45、文化的作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
46、先进文化的标准: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54
47、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49、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地位)
50、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③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51、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主要内容: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5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53、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54、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
5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三单元 科学发展 振兴中华
57、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P66第一段)
58、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59、和平的意义:和平的环境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
60、威胁世界和平因素:(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国际恐怖主义;(3)贫困、环境恶化、毒品。
61、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互相成的。(1)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2)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62、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63、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利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合作,但既合作又斗争,拉大富国与贫国的差距)
64、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65、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66、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67、中学生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名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68、中国面临的机遇 :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加入世贸组织。
69、中国面临的挑战:(1)我国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
70、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原料的争夺、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71、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72、民族精神的意义(作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73、当代民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7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7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1)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76、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77、时代精神: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精神。
78、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79、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1、科学发展道路: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8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3、教育的作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84、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85、科教兴国: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86、实施科教兴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87、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国情)
88、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国情)
89、我国环境形势总特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环境国情)
90、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9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2)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集中力量解决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4)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我们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第四单元 立志成才 报效祖国
4、1立报效祖国之志
93、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系:(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祖国盛衰兴亡关系个人安危荣辱;(2)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94、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的重要性:当一个人能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他就会时刻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危。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爱国情感,是公民应具备的高尚品质。
95、立报效祖国之志的作用:( 1 )只有个人抱负同时代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2 )个人抱负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将一事无成。( 3 )当个人下定决心为祖国的独立、尊严、荣誉、富强而贡献自己的一切时,就会产生无私无畏的巨大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96、报效祖国是大志。
97、我们青少年为报效祖国应作好准备:从小就要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人生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98、当代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99、做坚定的爱国者的基本要求:立志报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00、中学生落实立志报国行动要: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人。
101、当今时代更是一个 张扬个性 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发展和发挥个人的特长,使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4、2走艰苦创业之路
102、理想是人生目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103、理想的分类:按时间分,有短期的,也有长远的;
按性质分,有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崇高理想,也有以追求个人享受为重的庸俗理想;
按内容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也有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104、崇高的理想的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力量,是照耀人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105、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10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107、共产主义社会的面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10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9、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意义(作用):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110、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是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111、艰苦奋斗:就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畏困苦,坚持不懈地奋斗。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112、艰苦奋斗的意义:(1)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2)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3)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11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114、中学生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1)要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2)培养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4.3创造美好的未来
115、人才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
116、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的特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117、祖国建设和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人才有:大批善于治党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数以千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队伍和农业科技队伍。
118、为适应祖国建设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青少年应怎么做?
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19、学习压力存在的原因:老师期待我们进步,家长希望我们取得成绩,同学们在你追我赶。
120、学习压力的积极作用: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
121、学习压力的消极作用:过度的学习压力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122、学习上我们怎样学会适度的加压与减压?如果学习没有压力,我们就要自觉适度加“压”,即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学习压力过大,我们就要学会缓解,如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得等。
123、面对考试,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24、考试有什么作用:考试时对学习效果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可以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障碍或困难,反馈教师教学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检查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P114第五段)
125、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面临的考试很重要;考试难度大;他人或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自身的实际能力等。
126、考试焦虑的影响:考试焦虑往往会影响我们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还可能导致考试失败。
127、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是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P115第三段)
128、学会正确选择就业:(1)要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2)再就业选择上要考虑:自身因素、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需要;(3)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4)要优先就业再择业的策略。
129、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130、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
131、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132、爱岗与敬业之间关系: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的人,很难说真正的爱岗。(P116第五段第一、二、三句)
133、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专心致志地搞好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134、爱岗敬业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135、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作贡献。
136、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关系:爱岗敬业是奉献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奉献社会是爱岗敬业的最终目的。
13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奉献社会。
138、参加志愿者行动,是弘扬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