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白领梦”何时醒?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历来是我国读书人的梦想。“读大学,到大城市当白领”一度是许多农民子弟的梦想,可是如今,这个梦想成真的可能性不大。按理说,这个梦想本身并没有错,“十年寒窗”苦读,总要想有个好的收获,但问题是很难实现,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
从近几年教育部发布的就业率上率看,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普通本科学生。按理说,职业教育对农村孩子以及城市中下层应该具有高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比如减免学费、实行困难补助等,但实际上,职业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不少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报考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情愿报考职业学校。受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影响,一些家长希望通过孩子改变自身命运,上高中,考大学,当白领成了首选。就读职业学校成了绝大部分学生考不上普通高中的无奈选择。职业学校在人们的心目中仍是二流教育。
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天之娇子了,名牌大学生回家养牛、卖猪肉的事情已不新鲜。更“雷人”的是,“三八”节前北京大学女硕士苏黎杰毕业后在京城就业连连碰壁,决定回河南老家和农民工一道学习油漆技术。
另外,一则网帖引起广泛争论:“回家后,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道出了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窘境。事实上,大学生农民工与不读大学的农民工所做的工作几乎一样,所获得的报酬也相差无几,甚至还不如农民工。他们从事的职业诸如:保安员、保洁工、快递员、卖串串香的小贩、建筑工地绿化员、街头兜售手机的游商、做凉皮和刨冰的店员、汽车贴膜小工、胡辣汤小摊摊主等。月收入大约在1000元——2000元左右。如此看来,读大学有何用?除浪费青春不说,还白白花掉了为数不匪读大学的学杂费。要知道,那些学杂费都是农民家长辛辛苦苦所挣、省吃俭用的血汗钱。也许这的确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他们只是绕了一个大圈回到了起跑线上,他们更适合做的事情不是考大学做白领,他们更适合自己创业。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企业所需要的体力劳动者会越来越少,更多需要懂技术的一线技工,因此职业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提高职业学校教学实用性质量的同时,让农村和城市中下层学生从职业院校中得到实惠,这才是破解当代大学生“白领梦”的关键。国家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对中等职业教育要免除学费,高等职业教育要降低学费,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补助。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职业教育,使企业得到满意的技能人才,将凝聚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共识,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与此同时,提高一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为一线劳动者的继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对于破解大学生“白领梦”也很重要。因此,必须要真正落实2011年两会提出的“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提高低收入者工资”,缩小职业收入差距。
除此之外,破除“白领崇拜”影响,消除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逐渐转变人们的观念与思想。可以说,很多农民子弟对白领这个职业没有一个新认识,现在的白领状况已经远不如以前,以前的白领可以相当是一个中产阶级,现在的白领在巨额的房价下被套上一个新含义“公子白领”,现在的白领薪水不见得很高,但工作压力比以前还要增大,工作也不稳定,生活状况并不如表面看的风光,近几年频频发生的白领猝死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当然,白领也有白领的好处,但不是每个人想当就能当的。再说,作为技术工人的“蓝领”,只要有技术在手,任何时候你还怕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