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会员注册 | 代理加盟 | 地区家教:

 

首页
家教咨讯
网站公告
服务内容
在线留言
欢迎您来到桂林满分家教 免费家教发布 | 学员搜索 | 忘记密码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免费注册教员会员 | 免费注册学员会员
职场资讯
网站公告栏
站点公告
申请链接及加盟合作
会员必读
新教员必读
新学员必读
家长加油站
家教网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资源
学生习作展示
小学题库
初中题库
中考专题
高中题库
高考专题
桂林教育直通车
试题下载
学习方法
桂林中考信息
桂林高考信息
桂林教育新闻
桂林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热点教育资讯
热点新闻资讯站
我们的辉煌
成功案例
 
课堂教学细节“十不要”
2011-05-20

教师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尤其是语文教师,站在讲堂上应该就是一部耐读的书。他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甚至每个细小的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都会给学生一种很大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雅的言行细节看似无关紧要,却影响了教学美感与效益。
一、不要说无用的话:不紧张,不紧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会引发他人的情绪,而他人的情绪又会反过来再影响该人原先的情绪,造成情绪互动现象。这就是情感效应。
    这里要说的是,凡大赛或公开课的执教老师,课前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是正常的,有些老师可能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课始,便无头无脑地告诫全班同学上课时“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这分明是自己紧张,人家学生们原本都很平静,可是一经老师这样提醒,紧张的情绪便传染给了学生们。老师这么一渲染,不仅学生,连会场听课的人也都会紧张起来。
二、不要说寒暄的话:小伙子们,姑娘们。
    课堂是神圣的。我们称呼全体同学时一般称为“同学们”,称个体学生时,一般称全名,师生相处时间长了感情深了,可以只呼名。《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孔子对学生的称谓,也很自然,称呼子路为“由”,称呼曾皙为“点”,称呼冉有为“求”,称呼公西华为“赤”。他称呼学生时,一般总是叫学生的“名”,不叫“姓”和“字”,这样称呼更体现出师生关系之和谐。
    现在的公开课往往是借班上课,老师为了与陌生的学生贴磁、套近乎,常常说些寒喧的话,或大呼小叫着:孩子们!来显示自己的亲热。还有些人干脆戏噱地称学生们为:小伙子们,姑娘们。那就有点令人反感,寒喧不等于幽默。
    一次,在地级市的教学比赛课上,有位男教师撇着滑稽的娘娘腔:“请这位先生”,“请那位小姐”,会场听课教师都笑得前仰后合,而被指叫的学生也感到很难为情,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不要说混帐的话:左一个提示,右一个注意。
    古人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深层次的思维活动非静无以进行。外动内静的课是一种表面繁荣;外静内动,动静结合的课是一种高境界。
    可是,常见有这种情况,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课堂语言不够洗练,每布置一个教学活动环节后,就在学生刚静下来思考时,就开始“左一个提醒,右一个注意”,一直在学生旁边不住地唠叨、罗嗦,婆婆妈妈的,让学生耳根不能清静,甚至无所适从。这样做等于“混帐”。
    高超的教学设计,应有非凡的定力,给学生以大块大块的阅读、思考与写作的时间,只要布置学生活动,就要学生在课堂上享受静静思考的美感。
四、不要轻易说鼓动的话:咱们来鼓掌!
    鼓掌是一种热烈的赞扬,它比语言更有力量。听课中我们常感动于执教老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后,学生们自发的鼓掌,也感动于教师面带微笑,注视着学生,轻轻地为他精彩表现而鼓着掌……这里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一切均是自然流露,那是一种真正的欣赏,师生都会被感染。
    可是在许多公开课上,有的老师备课不充分,课堂没有从学的角度设计出调动学生的活动抓手,没有了解学情,上课时,看气氛不活跃就三番五次地强求学生:“咱们来鼓掌吧!”,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当生硬的牚声爆响起来,躁动也就弥漫了整个教室。但响动的厉害不等于课堂的真动,表面的热闹不等于真正的高效,苍白的掌声掩盖不了课堂的空虚。真正有智慧有水平的老师课堂上应该是拒绝鼓掌。因为他驾驭课堂不靠这些浮躁的东西。
五、不要说不公平的话:推荐最好的学生来读。
    有无充分的朗读有时成了判断是否好课的标准之一。一般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一定不是好的语文课。公开课执教老师深谙此理,因此上课都比较注意朗读。常见到有些老师上课时,总是喜欢推荐朗读水平最高的学生来读,久而久之,优者越优,差者更差。分析原因,不过就是急功近利,想让好学生成全自己的课,他只想让自己的课堂锦上添花,却没有想到其他读得不好的学生更需要训练,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教育公平应从课堂教学的小环节开始。
    记得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先生的示范课,他叫学生起来推荐,当该生推出谁读的时候,程老师却出其不意地问该生为何推他而不推自己?学生自然说他读的最好。程老师说,正因你读的不好才更需要锻炼,于是在他循循善诱的指导下,该生朗读水平一步步提高。这是真正的功夫。
六、不要说重复的话:听到了吗?是不是这样?
    有的老师上课喜欢说重复的话;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或重复一个口头禅:是不是?是不是这样?或是重复一个无意义的口头词:恩、啊。一节课下来,“哼哈啦吗”一萝筐,让人听来生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听过山东名师朱则光老师课的人都说是一种享受,过后久不能忘怀的是他略带沙哑富有磁性浑厚的声音,他吐字铿锵圆润,不用说是读书,即使是很平常的话语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像音乐一般。他是如何练就的呢?原来他天天带着录音笔,上下班的路上坚持听自己的课,回到家立刻坐下来打磨。反思,让他的课堂语言趋向完美。
七、不要说极端的话:进了哪家的庙,就念哪家的经!
    曾经到一个农村学校听课,课中,老师刚讲析了一个问题,想不到有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固执地说:老师,这个问题,我们原来的老师不是这样讲的!没想到,那位老师却说出了这样雷人的话:毛病!进了哪家的庙,就念哪家的经!!!然后接着讲课,此情此景,不用说是那位学生的难堪,即使在教室里听课的我们都感到脸红没面子。
    课改都几年了,新课程的基本观念都已经深入人心。可是想不到还有春风吹不度的玉门关。可能有些农村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出来学习,他还是耕种在自己的“桃花源”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正确的答案又不止一个,特别是语文科,答案更是五彩缤纷的,那种 “进了哪家庙,就念哪家的经”的行为,已经很过时了。
八、不要说限制的话:给你一分钟。
    谁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近几年来大家都在这样大呼小叫。可是一到自己的课堂上,执教老师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了“我的课堂我作主!”。且不说备课设计不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设计持续时间较长的实践活动,而是用碎问碎答来牵着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又不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他总是喜欢说:给你一分钟,快想!给你二分钟,快速抢答。让学生紧张的不行,他的课堂还是“计划经济”,时间是教师的,我给你一分钟,我给你二分钟,哪管你是否想透了没有,活动充分了没有。
九、不要面对黑板说自言自语的话。
    常见一些新老师,上课时一边把身体正对黑板,把屁股朝向学生,并且一边板书一边对着黑板念念有词,自说自话,很不雅观。先不说教学效果如何,只这一点做法就对学生造成心理影响。过去,各行各业只要从门里经过训练出来的人才,都叫“科班”出身。我们老师也都是从正式师范门里走出来的。即使一些非科班出身的老师也是经过过关斩将考入教育门的。我们应该知道,教师讲课的仪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这一项技术活,是很有讲究的。除了字的俊秀工整外,板书时站立的姿式也应该是侧面的。就像戏台上的演员一样,最忌讳屁股对着观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一种教养。
十、不要用手指着学生说话。
    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首先应该是看有无民主的氛围,无论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都感到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间。但有时教师的一个习惯性小动作也会影响了课堂上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
    曾见一老师上课时,总习惯用一个手指或用教鞭指着学生说话,就像用鞭子指着牲口一样,虽不属于体罚,但对学生的人格却表现出了一种不尊重。学生们对于你的精彩的讲课可能记不多长时间,但对这样的细节有可能会记一辈子。
    细节决定成败,高境界的课堂教学往往从推敲的细节开始。《随园诗话》中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诗如此,课亦如此。语文课堂不仅要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经历一个先巧后朴、精细雕琢的过程,而教师自身也需要经历一个自觉打磨的过程。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C)2008-2010 桂林满分家教 版权所有   桂ICP备09011365号
未经本家教网授权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任何信息!!